51搜题 > “电离方程式”标签

(14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专门研究了氧族元素及其某些化合物的部分性质。查得的资料如下: ①常温下,硒(Se)和碲(Te)为固体,H2Se和H2Te为气体; ②Te和H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H2Te; ③氧气、硫、硒、碲与1 mol H2反应的焓变(△H)情况如下表所示。

物质

O2

S

Se

Te

Δ_H_(kJ·mol-1)

-242

-20

8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族元素中含有18个电子的两种氢化物的化学式     、     。 (2)写出硒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H2Te分解反应的Δ_S_>0,Δ_H_=-154 kJ·mol-1,请解释Te和H2不能直接化合的原因                                                                        。 (4)H2S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它的第一级电离常数可用_K_a1来表示,当温度升高时,_K_a1的值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不能确定”)。 (5)在容积均为1 L(容器体积不可变)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SO2、1 molO2和4 mol SO2、2 mol O2,在相同条件下使其反应。最终达到平衡后,甲、乙两容器中SO2转化率分别为50%和_α_(乙),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K_c=       L·mol-1(填写具体数据),此时_α_(乙)    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离子反应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材料二某版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的部分内容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必然有离子参加,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实际上,CuSO4溶液与稀NaCl溶液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CuSO4电离出来的Cu2+、SO42+与NaCl电离出来的Na+、Cl-的混合。而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 CuSO4+BaCl2>=CuCl2>+BaSO4 我们来分析以下这个反应: CUSO4和BaCl2发生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如下: CuSO4=2++SO42+ BaCl2=Ba2+2Cl- 当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时,Cu2+Cl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和Ba2+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所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像这种用实际参加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本节内容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 (1)材料二中"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完成"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背景材料:材料一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硝酸的性质”呈现内容。思考与交流(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2)这种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硝酸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例如,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与铜发生反应。氮元素是一种能表现多种化合价的元素。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氨(N为-3价)可以被氧化成多种价态。在硝酸中,氮元素是+5价,当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如碳、硫等)及某些有机物(如松节油、锯末等)反应时,反应物或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所得到的产物也不同。硝酸中+5价的氮得电子,被还原成较低价的氮。如: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金属如铁、铝等虽然能溶于稀硫酸或稀硝酸,但在常温下却可以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这是因为他们的表面被浓硫酸或浓硝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燃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等。材料二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材料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四学生情况某普通高中高一(5)班共50人,男生22人,女生28人,其中有4个男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2个女生在课堂上非常腼腆。问题:(1)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2)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请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4)试选择适合于本课的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电解质》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出汗之后使用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学生回答】①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起到了导电的作用;②人体在剧烈运动之后,体内的Na、K和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教师引导】体内的Na、K和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什么是电解质呢?这节课就来探究“电解质”。(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学过的知识猜测哪些溶液导电,哪些不导电呢?设计相关学生实验【学生实验】使用课前准备好的电源、导线、小灯泡及金属片进行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实验结果中哪些溶液导电,哪些不导电呢?【学生回答】导电的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不导电的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播放视频】熔融的盐和酸导电的视频,学生观察现象。【学生回答】灯泡变亮。【教师总结】NaOH和NaCl不仅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加热至熔融状态也可以导电。在化学中将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并举例常见的酸、碱、盐中的电解质。【学生回顾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教师提问】PPT展示4个问题:①金属、石墨可以导电,说明“C”是电解质,是否正确?②盐酸可以导电,说明盐酸为电解质?③硫酸钡不溶于水,因此硫酸钡不是电解质?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溶于水导电,所以它们均为电解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总结出:①“C”是单质,不是电解质;②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所得溶液,所以氯化氢为电解质,盐酸属于混合物,不在化合物的范畴;③紧贴概念,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所以这一类难溶盐也属于电解质;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溶于水导电,并非它们本身,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气不是电解质。(强调以上几点)【教师提问】观看视频,并思考NaCl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说明NaCl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及水合氯离子,这些离子在通电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因此NaCl溶液可以导电。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自由离子的的过程称为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例:NaCl=Na++Cl-(三)拓展提升【答辩题目解析】1.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电解质?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在讲解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