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光明日报》北京3月22日电在3月22日第22届世界水日,为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增强社会公众节水意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光明网共同主办的“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摄影及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参赛摄影作品可通过“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活动官方网站(http://mqsj.gmw.cn/)投递,绘画作品可寄至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办公室。本次活动历时半年,将于今年8月评选出获奖的摄影及绘画作品。

  为这段新闻拟写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征集“我与水的故亊”摄影作品

  B.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绘画作品

  C.“我与水的故事”的征文已展开

  D.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

相关标签: 光明网   绘画作品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看题!

  • 2018年我国主要媒体集中开展了对科学家黄大年爱国报国、教书育人、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的报道,这种形式的宣传称为____。出题;新闻记者证核发办公室A、主题宣传B、成就宣传C、典型宣传D、形势宣传答案:C

  •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开展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宣传活动,这种形式的宣传称为____。出题:新闻记者证核发办公室A、主题宣传B、经济宣传C、典型宣传D、人物宣传答案:A

  《光明日报》北京3月22日电在3月22日第22届世界水日,为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增强社会公众节水意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光明网共同主办的“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摄影及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参赛摄影作品可通过“母亲水窖?我与水的故事”活动官方网站(http://mqsj.gmw.cn/)投递,绘画作品可寄至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办公室。本次活动历时半年,将于今年8月评选出获奖的摄影及绘画作品。

  为这段新闻拟写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征集“我与水的故亊”摄影作品

  B.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绘画作品

  C.“我与水的故事”的征文已展开

  D.妇基会、光明网联手征集“我与水的故事”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当今物种加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活动导致了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和环境遭到破坏。全球气温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六次大灭绝。下面是在过去40年内新近灭绝的11大最典型的动物: 金蟾蜍(1989年) 桑给巴尔豹 Po’ouli鸟(2004年) 马德拉大白凤蝶(2007年) 提可巴鳉(1982年) 比利牛斯山羊(2000年) 西非黑犀牛(2006年) 爪哇虎(1979年)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2004年) 毛里求斯蚺蛇(1975年) 荷兰阿尔康蓝蝶(1979年) 以下是其中几种典型动物的灭绝原因: (1)金蟾蜍(1989年) 金蟾蜍是过去40年中消失的物种中最美的一种。金蟾蜍因全身呈金黄色和皮肤光泽明亮而闻名,这种会发光的两栖类动物最早是在哥斯达黎加的高海拔地区发现的。1989年以后,金蟾蜍再没有被发现。据说,金蟾蜍为哥斯达黎加第一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物种。 (2)马德拉大白凤蝶(2007年) 葡萄牙马德拉群岛的温带雨林中的大峡谷中发现了马德拉大白凤蝶,这个发现令世人震惊。与这种蝴蝶物种最为相近的是大白蝶,它们遍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因建筑用地引起栖息地的减少和农业灌溉引起的污染是导致这个物种灭绝的两大主因。 (3)提可巴鳉(1982年) 提可巴鳉是在1973年濒危物种法案颁布后宣布消失的第一个物种,但正式宣布灭绝是在1981年。提可巴鳉的自然栖息地不断被开发商侵占,导致了这个物种急剧减少直至灭绝。灭绝原因: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 (4)西非黑犀牛(2006年)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西非黑犀牛被宣告灭绝于2006年。偷猎者为获得西非黑犀牛头上的尖角大量猎杀它们,因为有些人认为尖角有壮阳的作用。 (5)斯皮克斯金刚鹦鹉(2004年)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也称为小蓝金刚鹦鹉,是鹦鹉科中唯一被编入蓝金刚鹦鹉属的品种,因其美丽的蓝色羽毛而闻名。虽然还存在一些人工饲养,这些小巧的蓝色鸟在野外已经灭绝。非法捕捉和贸易导致金刚鹦鹉的数量减少,人类居地侵占了其生存环境。 ——摘编于光明网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案例一】

“终于通关了,手机话费我来啦。”河北网友陈馨6月20日清晨在《端午小状元》手机游戏中兴奋地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陈馨是这个端午节文化竞答小游戏的第30万名通关玩家,这天晚些时候,她将和家人一道出行。端午三天小长假,她已为自己和家人选好了一处农家乐。“大家出行路上都玩一下这个吧,太长知识啦!收拾行李去咯。”陈馨在朋友圈里留下了这样的留言。此时,在《网络中国节·端午》的专题页面上,游戏的通关证明——爱国粽子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是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手推出的“国学大观园”系列活动中的一个。本次活动期间,“端午”专题包含端午节起源、风俗、文化、诗词欣赏以及漫画、图解,还推出“书说端午”视频节目,同时约请国学大师、专家学者与大家共聊“端午话题”,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同步推出“炫融特刊”“闯关游戏”等多种移动端产品。端午前夕,光明网通过手机向网友推送“小明过中国节”炫融特刊。特刊中身着唐装的小明穿越回古代,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带网友过一回端午。此外,小明还邀请大家到端午留言板上提建议、晒祝福。在开设的闯关抢爱国粽子游戏环节中,网友还可以将自己闯关得到的爱国粽子写上祝福语通过微信发送给亲朋好友。

系列活动被数以百计的媒体平台转载、报道和分享。截止至端午节晚八点,专题阅读量已超千万余次、留言达792条,炫融特刊的总阅读量达600万余次。

【案例分析】

1.试分析“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举办成功的原因。(字数在150字以内)(5分)

2.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可以有什么样的互补性?(字数在200字以内)(10分)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