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14分)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市的中石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爆炸,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形成一条长约80千米的污染带,沿松花江向下游流动,造成松花江的严重污染。

(1)下列城市中.水源不会受到此次事故污染的是()。

A.长春市

B.松原市

C.哈尔滨市

D.佳术斯市

(2)此次松花汀污染事故还直接影响到下列国家()。

A.韩国

B.朝鲜

C.俄罗斯

D.日本

(3)简要描述这条污染带的流动疗向(图示部分)。

(4)你认为这次事故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训?

相关标签: 污染带   污染物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材料一:某地发生了一个灾难性突发事件,媒体采访当地一个领导干部,这位领导作了五分钟左右的回答。主要在讲当地领导是如何如何重视,措施是如何如何有力等。经媒体报道公布后,公众大为不满,说这位负责人只顾拍马屁,逢迎上意,报道不实。

材料二: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人松花江,最高检测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8倍。随着下泻的减缓,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松花江沿岸的大城市哈尔滨、佳木斯,以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的沿江俄罗斯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等面临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这是我国首例城市生态危机事件,并殃及外国。我国传媒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14—18日,这四家媒体的报道限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本身;第二阶段11月19—21日,因为没有新的新闻源,四家媒体处于共同的沉默期,其中《吉林日报》的沉默持续到11月23日;11月22._28日为第三阶段,三家媒体的报道对象由吉林转向哈尔滨,关注哈尔滨宣布四天停水的事件,并逐渐与吉林的爆炸联系起来。《吉林日报》在这一阶段报道主题是吉林的环保和支援哈尔滨的情况。12月3日公布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后,报道进人第四个阶段,关于松花江污染段的流向和沿途的防范情况逐日公布,信息基本公开化。

问题:

评论政府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披露:“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厚重的雾
霾久久挥之不去。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9-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
材料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荀
子曾充满激情地说:天下的财物养活天下人本是绰绰有余的。现实中之所以出现“不足,,和“有余"的激烈矛盾,关键在于个体的欲望未得到有效克制与合理安排。因而,他主张通过文化教育使个体成为与禽兽相区别、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文明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质生活资料与主体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冲突。
材料三:在应对城市雾霾的挑战时,目前全球主要的治理模式有三:一是以美国为代表。重
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污染,这是从改造生产方式入手;二是以日本为代表,整合中央和地方的力量携手治理污染:属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三是以欧洲为代表,对高排污汽车征收重税.初
步涉及到了城市生活方式,但也存在着治标而不治本的问题。从总体上看,这些做法可以统称为“改造生产方式’,而未能深入到“改造生活方式”。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苟子的观点对我们预防和治理雾霾有何启示。
(2)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点评三种雾霾治理模式,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在治理雾霾问题上我国政府该如何发挥好自身的职能。
(3)请你设计一个促使人们“改造生活方式’’以预防和治理雾霾的行动方案,并说明其《经济生活》依据。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