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自古以来,“鸿鹄志”就被用来形容志向远大。陈胜自诩有鸿鹄之志,一心想当“王侯将相”;项羽看见秦始皇出行时的威风,心中便想“取而代之”。相比起来,孔子的“天下大同”,岳飞的“还我河山”,戊戌六君子的“血荐轩辕”,境界则要高得多。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鸿鹄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鸿鹄志”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受所处时代的局限,不同个体的“鸿鹄志”会截然不同

③不同时代的“鸿鹄志”并无根本的衡量尺度④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标签: 戊戌六君子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材料二:课文摘录: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1898年,光绪皇帝召见主张变革的()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又称“()”,但仅维持了103天。结果,光绪皇帝被囚(),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