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作业及答案1

1、种群平衡是指()

A.种群没有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人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本题答案:
B
2、在有效积温的计算公式K=(T-C)·N中,T表示()

A.日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物理学零度

D.最低温度

本题答案:
B
3、在一个农田中,随机抽取一个有100只同种田鼠的样本,所有这些田鼠都做了标记,没有任何伤害后放了它们。次日,又在同一地点捕获了60只这种田鼠,其中有20只是有标记的,假定这两天中田鼠种群大小没有变化,那么据此估计这种蛙种群多大?()

A.160只

B.300只

C.60只

D.80只

本题答案:
A
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A.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②①

E.③②④

本题答案:
D
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本题答案:
C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本题答案:
C
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本题答案:
A
8、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本题答案:
D
9、若将各不同食性阶层的物种关系以“能量锥体”的概念来表示,则可发现“塔顶层生物的总能量”会较“基底层生物的总能量”为少,造成此一情况的最主要原因为下列哪一选项?()

A.塔顶层生物都是大型个体,数量较少

B.塔顶层生物可自环境中获取的总能量较少

C.塔顶层生物都是各物种种群的的老弱残个体,数量较少

D.塔顶层生物的栖息空间较少,可容纳的生物数量也较少

本题答案:
B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食物网简单的生态系统比食物网复杂的生态系统,对环境扰动有较好的修复能力

B.在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因稳定性佳,故生物不会发生突变

C.生态系统是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单位

D.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不断被重复利用

本题答案:
B
11、耐受性定律(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耐受性法则是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提出的,他认为因子在最低量时可以成为限制因子,但如果因子过量超过生物体的耐受程度时,也可以成为限制因子。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大小,称之为生态幅。即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这就是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12、协同进化(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13、趋同适应(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
14、十分之一定律(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十分之一定律”,生物量从绿色植物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按食物链的顺序在不同营养级上转移时,有稳定的数量级比例关系,通常后一级生物量只等于或者小于前一级生物量的1/10。而其余9/10由于呼吸,排泄,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等被消耗掉。
15、生态入侵(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
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自然拓展快、危害大),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
16、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特点。
本题答案:
(1)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2)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或2个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引起许多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其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4)限定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作用。
17、简述r-对策和K-对策者的适应性特征。
本题答案:
K-对策的生物其种群比较稳定,种群密度常处于K值范围。它们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竞争能力较强,但扩散能力较差。属于这类生物的如乔木和大型兽类。r-对策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大部分时间保持在逻辑斯蒂曲线的上升阶段。属于r-对策的生物者通常具有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一有机会就侵入新的生境,并通过提供r值而迅速增殖。属于这类生物的如杂草类。
18、简述高温对植物或动物的影响及植物或动物对高温的适应。
本题答案: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与对动物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有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有机物的合成和利用失调。破坏植物的水份平衡。加速生长发育,减少物质和能量的积累。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植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形态和生理两方面。形态方面:体表有蜜绒毛和鳞片。植物体表呈浅色,叶片革质发亮。改变叶片方向减少光的吸收面。树干和根有厚的木栓层。生理方面: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盐或糖的含量,增强蒸腾作用。高温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动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生理、形态和行为三方面。生理方面是适当放松恒温性。形态方面如骆驼的厚体毛等。行为方面是躲避高温等。
19、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本题答案: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地球表面是不同生态系统的镶嵌,任何一自然环境单元就是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自然结构单元。生态系统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首先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在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现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复杂而有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合而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行的基本单位。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其它耍素的支持,离开生态系统的谈某一要素的功能是不完全的。另外,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的讯息传递相关的。以讯息传递为基础建立起了正负反馈调节功能,保障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定。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