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搜题 > “受捐者”标签

课外阅读。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时,没能想到的是,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小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的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温迪去世三周后,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一封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我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埃,隐没在我的眼中。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备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多么想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接受了温迪捐献的角膜。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此时,我的眼睛宛如水底的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注】这是两份不同的材料,一是原文删掉的部分,二是受捐者的感言。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温迪的话,意思是()A.什么也看不见的痛苦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B.什么也看不见的人想象不到痛苦。2.对文中加粗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温迪仍然活着。B.温迪虽然死了,但她的角膜给别人带来了光明,她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不泯灭。C.“我”太思念温迪了,出现了幻觉。3.“你在哪里”出现了两次,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哕唆,不简练。B.受捐者对温迪无限感激和崇敬,还有无尽的追思。C.受捐者很想见到温迪。

学习榜样,探析生命价值。

材料一:“破烂教授”林甘的吝啬与慷慨

2019年10月15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退休干部、研究员林甘病逝,享年86岁。家里用着捡来的家县、身上穿着岳母留下的花棉祆,因此有了个“破烂教授”的绰号。但15年来他却累计义捐30余万元,救助灾区、救助贫困孩子,去世后捐献器官,“死后继续为人民服务”……林甘生前曾对儿子说:“自己能捐的已全部捐完了,就剩下自己了。现在把自己也捐出去,不管是器官还是遗体,希望能对国家和社会有用。”

材料二:外号“能干”

教学时林甘有个外号,,叫“能干”,他对教学及科研认真、执着,下基层时为农民服务,肯吃苦。从1987年开始,林甘就不再要国家科研基全,而是自筹资金搞科研。2002年他研制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通过济南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材料三:他的家风

据介绍,林风计的善行和他父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林甘于193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那时候,当牙医的父亲每周都会向穷人施粥。林甘教授的行为也深深影响了家人,他的儿子上大学的时候,为了省钱就光着脚去打篮球,他读博士的孙子,平时就穿着广告衫,前面印着饲料的广告。

材料四:善良传递

老人有个愿望,就是受捐者也要捐献遗体,往下传递正能量。受捐者有钱了,再往下捐,再往下帮,他认为这是一个正能量的循环。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林甘老人的伟大之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阅读材料三,归纳林甘老人一家具有怎样的家风?

(4)阅读材料四,请你用所学知识诠释老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