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搜题 > “国外大学”标签
给定资料
1.据媒体报道,首都图书馆联盟在2012年4月左右成立,清华、北大等26所高校的图书馆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然而,记者在对已开放的高校图书馆进行探访时发现,多数图书馆对社会读者设置了门槛,使校外读者望"图"兴叹。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指高校图书馆允许校外人士入馆查阅和借阅。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如今,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发展趋势。26所首都高校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谓在探索全民信息资源共享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读者不需要任何证件就可以入馆。从图书馆管理角度看,设置基本的入馆门槛,比如身份证,显然是合情合理的。这方面,就连本身就是面向全民开放的国家图书馆,也需要身份证或读者卡这样的入馆凭证。而即便高校师生进入本校图书馆,也需要有校园卡。没有这样基本的门槛,图书馆书报杂志的管理就会陷入混乱,丢失或损坏的情况恐怕难以避免。而另一些入馆门槛,比如持有单位、街道或社区开具的介绍信,则显得没有必要。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校外人员的入馆,势必会挤占有限的图书资源和座位资源,与学校师生的权益发生冲突。在高校图书馆资料和座位比较有限的当下,这种冲突尤为明显。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便能够同时满足校内外读者的需要。如果暂时无法两方面都满足,那么就应该优先满足校内师生的需要,毕竟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宗旨是为本校师生的教学、学习、科研和工作,提供信息资料和学术资源支持。
对此,有人会搬出国外,特别是社会服务已达到较高水平的英美高校图书馆的例子,来说明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无门槛、无收费、无条件地对公众开放,全民共享。但我们须知,国外高校图书馆的这种对公众开放,多数是建立在国立、州立、市立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发达的基础上的。而且,国外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展社会化服务,与其一系列条件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实际只是作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补充而存在的。
所以,理性而言,完全照搬英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做法,与国情并不相符。高校图书馆的开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等有效保障。
2.记者:西部×市图书馆连续3年馆长空缺、门前冷落。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周馆长:西部×市图书馆的情况,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具体表现。据我了解,在全国地级行政区划中,还有41座城市没有图书馆。此外,还有一些县级图书馆连基本的服务条件都不具备。而相比之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图书馆在馆舍、馆藏和服务等方面已经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从全国来看,图书馆事业呈现出西弱东强的特征。
记者:我们近日联合××网的调查显示,最近两个月内有接近1/4的网友一次也没有踏进图书馆。
周馆长:可读的书少,读者自然不会走进门来。根据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颁布的标准,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应为人均1.5册到2.5册。而我国的人均藏书量只有0.4册,县级以下图书馆人均只有0.1册。我看到,很多县图书馆的书,还是三四十年前的。现在每本图书平均售价将近30元,全国人均年购书费却仅有0.7元,也就是说,要把40个人一年的购书费加起来,才够买一本新书。甚至有的省人均购书费只有0.1元。
另一方面,不少图书馆缺少真正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员。因为图书馆属于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有的竟成为安排闲杂人员的地方。这造成人员队伍素质劣化,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加剧了图书馆的"冷清"。
记者:当前,新兴媒体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在利用新媒体方面是否已有尝试?
周馆长:最主要的是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数字图书馆的研发,2001年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并作为我国"十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截至2010年9月底,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总量已达460TB,其中已发布的资源量占数字资源总量的76.7%。2010年2月,又启动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十二五"期间,还将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记者:您提到县及县以下图书馆是尤为薄弱的环节,对于这些基层图书馆来说,有没有什么建议?
周馆长:按照国际图联发布的标准,每5万人应拥有1座图书馆,图书馆的辐射半径通常为4公里。而在我国,目前完全按照行政区划来进行图书馆布局,平均每3400多平方公里、每46万人口才拥有1座图书馆。有的县几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只有1座图书馆,主要在为县城居民服务,农村居民很难跑那么远去看书。
因此,图书馆的服务有层次、有步骤地向基层延伸十分重要。比如,在城市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像在新加坡就有区域图书馆,也有邻里图书馆。邻里图书馆讲究布局,新建的商场必须有图书馆,便于跟随父母前来的孩子们有书可读。他们的城区,还广泛设置自助借还书的设施。在农村,则要发展乡村图书馆。农民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致富信息、保健常识和文化生活三个方面。所以,乡村图书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只有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基层,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3.沿着窄窄的水泥村道走到村子最里面,就是有着38户人家的欧村(自然村)。一个小小的乡村图书馆,藏身在一排老房子中的破旧祠堂里。在镇中心小学当老师的谢明贵吃力地打开紧锁的大木门,只见左右两侧各排着三排褪色的旧书架,架上空空,书籍早已不知去向,整个屋子散发着长年漏雨积攒的霉味……这与村子里的座座新楼、西式路灯形成鲜明反差。
这个乡村图书馆,是××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和南方××报合作开展的"南农实验"的一部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南农实验"在广东三座村庄建设了三个乡村书屋,但随着半年后外部力量的撤出,无一例外归于没落。
"别说我们村,就连整个上坪镇,都没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就我这里有这么一个图书馆。"
57岁的西坪村支书谢妙哉说。谢妙哉回忆,2007年,他拿出欧村旧祠堂,给"南农实验"办图书馆;书架是他从县图书馆找来的;图书资料是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从大学里募集来的;村委会还找了个村民负责图书馆的管理,工资由南农实验方补助。当年6月,拥有了3000多册书籍、10多份报刊以及一台电脑的欧村图书馆开张了。
当时还在××大学读研究生的马教授说,村委会和村民都是非常支持建设图书馆的,他们对32户村民的调查显示,18%的人选择平时看书。图书馆开放之初挺热闹,平均日借阅量达到15人次。"整个西坪村有100多孩童,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对看书兴趣比较大;一些村民忙于农活,也希望有些书给孩子看,打发空闲时间。"谢明贵说。
这期间,南农实验一直有专人驻村,并注入了少量资金;而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也定期带来新书,补充、更换图书馆的书籍。"就这样过了半年,我们撤出了。"马教授说,又过了半年,他回到欧村,"没想到,图书馆已经大门紧闭,不正常开放了。没有了我们的补助,村委会也不给管理员发工资,管理员也就忙自己的农活去了,常常是有人想去借书,就把他找回来开下门.很不方便,久而久之,也就没什么人去了。"
"瞒人对得山歌倒,就肯同但(他)结鸳鸯。"2012年3月22日,记者走进同为"南农实验"地的广育村,一路上,从村民家中飘出的客家山歌踏路随行。不久,广育村文化活动中心就呈现眼前,其中一间偏房就是农家书屋,几个大门都敞开着,除了70岁的管理员黄寿华,不见有其他人。
"你来得不是时候啊。"村支部书记、主任黄坤荣说,热闹的时候,中心的文化活动还是很丰富的,有人唱山歌,有人跳舞,有人下棋,当然,也有一些老人和学生看书。"现在是农忙时候,早上很多人都在忙;又不是周末,村里的孩子也没回来。"那老人呢?黄坤荣一指山坡上被冷风吹得左右乱摇的竹子,"冷空气来了嘛,天这么冷,老人都躲在家里啰。"
黄寿华领着记者看这个中心,其实,这也是依托村里的祠堂建的。房屋正中央还放着供桌,不过,在不祭祀的时候,供桌是收纳在最里面的,正中央很大一块位置,放着一个乒乓球台,上面还有个拍子扣着个乒乓球;左右两角各安放着一个喇叭,后面拖着一大团电线。天井边靠门口的位置,放着一些桌椅,桌面上画着"楚河汉界"的棋盘。走进旁边的农家书屋,只见墙上贴满了用超大白纸写的歌谱歌词,书籍报刊也摆放得比较整齐。"不管有人没人来,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管理好这些书,看管好这个中心。不拿工资,都是义务劳动,反正闲着也没事。"黄寿华笑呵呵地说,黝黑的脸上皱纹挤作一团。
在马教授看来,实验一期的三个村庄,宗族观念都很强,历史文化与传统都比较厚重,在这里,传统的村落文化仍是村民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而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对于乡村来说是一种外部嵌入的文化输入模式,承载的是现代性的理念,传承的是现代文明和生活模式,管理上运用的也是现代的管理方式。
4.2011年12月,S市图书馆推出"S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只需办理一张S市图书馆的读者外借证,就可以免费借阅包括汉王N618在内的多款电子阅读器,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S市图书馆馆藏的电子书资源:使用电子阅览器,通过Wi-Fi无线登录S市图书馆网站借阅馆藏电子书;使用电脑登录S市图书馆网站,将电子书下载到电子阅览器。这些电子阅读器仅相当于一本传统图书的大小,甚至重量更轻些,然而它们却能够下载和储存数千种电子读物,供"主人"随时随地移动阅读。其借阅周期则与一般的普通图书相同,第一次借阅的时间为28天,可续借一次。
其实,早在2009年2月,S市图书馆就

(三十八)  【给定资料】  1.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无不打上了“计划”的历史烙印。学校按指令性计划招生,学生按照计划分配,用人单位就像一个“大箩筐”,有什么学生装什么学生。我们通常把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称为“统包统分”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越来越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不相协调,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传统的“统招统分”制度逐步改革,形成了以“供需见面”为主要形式、以“双向选择”为指导目标的就业政策。  以“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只是过渡性的就业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天空越来越宽广,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成功走向社会。但在大学生创业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来自大学生自身、相关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2.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他们承受着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来自家长的殷切目光,亲戚、朋友、同学的关注和自己不低的期望,他们究竟处在一些怎样的心理状态中呢?某记者在北京某高校采访了一些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学。  小T当年以省前几名的身份进入如今的这所高校,在学校也担任过学生会、各种社团的干部,颇具领袖气质。她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但是在很多次的面试当中,她超常的自信却并没有带给她好运。许多单位都在她的比较高的姿态面前撤退了。  小X现在也感觉到非常失落和孤独,但她不愿意放低自己的要求去适应,她觉得这样是对现实的一种投降,如果今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她宁愿放弃工作,明年准备复习考研。她说她并不是好高骛远,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能力被掩盖在平凡当中。她希望“好钢用在刀刃上”。  小Y是一个比较平凡的大四生,成绩中等,既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门路。所以在学院组织的招聘会快要来临的时候,他显得特别焦虑。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四处去打听,看哪个单位需要人。他自己都觉得每天好像都在做无用功,但坐在寝室里自己又会发慌,会非常不安,还是宁愿出去跑跑。看到有同学签了工作合同,他就会感觉到莫名的害怕,更加坐立不安。小Y说,现在只要有单位要他,不管是什么单位,只要能解决户口问题,其他待遇都不计较。  小S是一个成绩很不错的女生,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胆小。她说她已经去了很多家单位,人家看到她的简历都非常满意,但一和她交谈,进行面试,就砸锅了。她说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和用人单位说话就怕,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头脑里边一片空白,准备好的“台词”都忘得一干二净。她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胆怯,要改改不掉,要训练又没有时间了,只好听天由命了。  小R是一个来自西北的毕业生,他在班上人缘挺好,但成绩方面比较糟糕,在求职方面更是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在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又回家打探了一番后,他就整天处在一种观望的态度中。他觉得反正还有这么多同学,“比我优秀的同学都还没有找到工作,我怕什么啊。急,也应该轮到他们先着急啊。”他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说不定哪一天就有单位找上门来了,还是一个好单位。  3.正在上海赶考的法学研究生小李,一年间转战全国十省市赶考公务员,却屡战屡败,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唯一人“独享”。  小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霸”。这一年来,她辗转湖南、北京、上海、江西、江苏、福建、浙江、湖北、广东等10个省市。小李说:“因为公检法系统招人本来就不会多,所以就想辗转多个城市,来博一个保险。”  一年辗转那么多地方,得花多少费用呢?小李给记者计算,每次考试费大约100元,再加上各地来回的路费和住宿费,目前已经花了9000多元。此外,公务员考试书、模拟题、上年考题集等资料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她的个人履历,可以用金光灿灿来形容,辉煌得都快让人目眩了。”小李的一位相熟老乡对她执著于公务员考试感到非常不解。  记者获悉,小李是2006年毕业的某政法学院硕士,在学校年年拿奖学金,去年就考过了“司考”这个全国只有10%通过率的“强人考”。凭着这样一份简历,她完全可以在人才市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过,近一年来小李几乎没有考虑过找一份除公务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从湖南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小李,早已是家乡父老眼里的“金凤凰”,父母一直深信这个有出息的孩子将来铁定是一位“威风”的法官。而小李的师兄师姐也一直向她传递这样两个信息:“考公务员是最好的出路,读法学,总归是想进公务员公检法系统的,而且又是金饭碗,地位也受人尊敬。”  4.小吴,毕业于某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年限两年左右,先后跳槽五次之多,行业涉及房地产、化妆品、教育咨询、传媒等,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服务、营销、策划、编辑等四项之多。  小吴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为国际贸易,但她的长项却比较倾向于中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非常优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教授助理,并且独自寻找了一个加盟项目,在家乡担任整个城市的代理商,先期运作比较成功。因为这些经历,小吴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不甘心在大公司从低处做起,而是想进入一家规模不大但是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可以一开始就受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长,然后再自己创业。以下是小吴的工作简历:  2003年9月~2004年1月,某知名房地产公司,任物业主任,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处理投诉之类的事宜。工作非常的清闲稳定,福利待遇也比较满意。但是小吴认为该工作没有挑战性,并且发展空间很小。  2004年1月~2004年6月,某合资化妆品公司,任品牌经理。该公司老板在招聘时对小吴极为器重,小吴认为自己进入该公司后可以大施拳脚。开始时,小吴信心百倍,编写了整套的企业文书、招商方案、对外合同,与客户谈判等。但渐渐发现,老板的经商风格非常保守、吝啬,谈判往往因为极小的折扣或非常少的利益分配而耽搁下来,甚至不欢而散。并且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里贴牌生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本来是想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小吴觉得前途渺茫,不顾老板的挽留,毅然辞职。  2004年6月~2004年9月,某台资教育机构,主要销售知名英语教材。该公司有点类似于保险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甚至用独特的企业文化实现对员工思想的控制。有点理想主义的小吴正是被该公司表面上热情奋进的氛围所吸引,接受了这份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的工作。可以说,小吴在这家公司工作非常出色,身为新人的她第一周的业绩就高居榜首,深受上司的器重和同事的欢迎。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这里高负荷的运作让她的身体严重透支,难以继续支撑下去,并从上司对其他业绩较差员工的冷酷态度上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产生了质疑,最终在上司和同事的一片惋惜声中离开了该公司。  2004年9月~2005年3月,某咨询策划公司,任销售公关经理、编辑。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小吴编写了四本营销方面的书籍,策划了一些与报社等其他媒体的合作项目,招聘并培训了多名业务员。以往的工作波折、轻率的跳槽经历造成的“后遗症”在此时慢慢表现出来,小吴发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害怕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公司内部召开业务会议时,她可以很轻松地指导业务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自己却不愿意或者说恐惧与客户交流。有时候她逼着自己去面对客户,事实上也发挥得很好。这种恐惧感,或者说是交流的障碍,让小吴非常困扰,却又难以克服。她向老板提出不想再从事营销工作,但有重要项目的时候,老板还是要委派小吴。由于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小吴又一次选择了辞职。  5.据中新网报道,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就业压力,部分省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其中,不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  今年5月,正当同学们纷纷签约外资企业、国家机关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某班的刘露悄悄地注册开张了自己的公司。创建公司的点子来源于和朋友的聊天。刘露有一群做IT的朋友,长期以来都非常关注无线网络游戏市场,闲聊间,朋友谈起无线网络游戏市场是网络游戏后又一块大奶酪,特别适合年轻人去挖宝,几个朋友商议组建个科研团队,而刘露被推出来做市场开发和营销。  刘露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人出资10万元,帮助她注册公司。于是当昔日的同学开始奔波穿行于高楼大厦间,体验新鲜白领的生活时,刘露却已端坐在浦东的一间办公室里,忙碌地接听电话,联系客户,指挥团队,品尝着自己当老板的酸甜苦辣。  报道认为,面对政府出台的众多优惠政策,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是否自主创业上态度还是较为谨慎。正如刘露所说,她自已是一个特例。高校毕业生对出路普遍的认识,仍然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三驾马车。  上海市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徐校长分析了刘露的个案:刘露从小读书时就寄宿在外,独立能力和独立意识都很强。大二时,在一家法国小公司兼职做行政助理,业余还帮几家免费的英文刊物写游记和影评。大三时去一家画廊应聘兼职,意外地被相中做了画廊经理。在此后的一年里,举办了数次画展,挑起了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务,练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大四择业时,家里人劝她,找工作不要看名气、看舒适,要看能不能培养专业技能和独当一面的气魄,为将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做准备。有这样的铺垫和心态,刘露在创业的机遇来临时,就“水到渠成”地开起了自己的公司。  6.据统计,国外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最高可达30%,在我国,这个比例尚不足1%。而且,近几年,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记者了解到,原因之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创业积极性被一再挫伤。  大学生创业,最难莫过于资金支持。虽然政策规定,大学生创业可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但银行大都不愿意贷款给这些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企业,一套

(二十六)  【给定资料】  1.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无不打上了“计划”的历史烙印。学校按指令性计划招生,学生按照计划分配,用人单位就像一个“大箩筐”,有什么学生装什么学生。我们通常把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称为“统包统分”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越来越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不相协调,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传统的“统招统分”制度逐步改革,形成了以“供需见面”为主要形式、以“双向选择”为指导目标的就业政策。  以“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只是过渡性的就业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天空越来越宽广,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成功走向社会。但在大学生创业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来自大学生自身、相关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2.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他们承受着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来自家长的殷切目光,亲戚、朋友、同学的关注和自己不低的期望,他们究竟处在一些怎样的心理状态中呢?某记者在北京某高校采访了一些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学。  小T当年以省前几名的身份进入如今的这所高校,在学校也担任过学生会、各种社团的干部,颇具领袖气质。她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但是在很多次的面试当中,她超常的自信却并没有带给她好运。许多单位都在她的比较高的姿态面前撤退了。  小X现在也感觉到非常失落和孤独,但她不愿意放低自己的要求去适应,她觉得这样是对现实的一种投降,如果今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她宁愿放弃工作,明年准备复习考研。她说她并不是好高骛远,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能力被掩盖在平凡当中。她希望“好钢用在刀刃上”。  小Y是一个比较平凡的大四生,成绩中等,既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门路。所以在学院组织的招聘会快要来临的时候,他显得特别焦虑。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四处去打听,看哪个单位需要人。他自己都觉得每天好像都在做无用功,但坐在寝室里自己又会发慌,会非常不安,还是宁愿出去跑跑。看到有同学签了工作合同,他就会感觉到莫名的害怕,更加坐立不安。小Y说,现在只要有单位要他,不管是什么单位,只要能解决户口问题,其他待遇都不计较。  小S是一个成绩很不错的女生,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胆小。她说她已经去了很多家单位,人家看到她的简历都非常满意,但一和她交谈,进行面试,就砸锅了。她说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和用人单位说话就怕,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头脑里边一片空白,准备好的“台词”都忘得一干二净。她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胆怯,要改改不掉,要训练又没有时间了,只好听天由命了。  小R是一个来自西北的毕业生,他在班上人缘挺好,但成绩方面比较糟糕,在求职方面更是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在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又回家打探了一番后,他就整天处在一种观望的态度中。他觉得反正还有这么多同学,“比我优秀的同学都还没有找到工作,我怕什么啊。急,也应该轮到他们先着急啊。”他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说不定哪一天就有单位找上门来了,还是一个好单位。  3.正在上海赶考的法学研究生小李,一年间转战全国十省市赶考公务员,却屡战屡败,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唯一人“独享”。  小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霸”。这一年来,她辗转湖南、北京、上海、江西、江苏、福建、浙江、湖北、广东等10个省市。小李说:“因为公检法系统招人本来就不会多,所以就想辗转多个城市,来博一个保险。”  一年辗转那么多地方,得花多少费用呢?小李给记者计算,每次考试费大约100元,再加上各地来回的路费和住宿费,目前已经花了9000多元。此外,公务员考试书、模拟题、上年考题集等资料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她的个人履历,可以用金光灿灿来形容,辉煌得都快让人目眩了。”小李的一位相熟老乡对她执著于公务员考试感到非常不解。  记者获悉,小李是2006年毕业的某政法学院硕士,在学校年年拿奖学金,去年就考过了“司考”这个全国只有10%通过率的“强人考”。凭着这样一份简历,她完全可以在人才市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过,近一年来小李几乎没有考虑过找一份除公务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从湖南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小李,早已是家乡父老眼里的“金凤凰”,父母一直深信这个有出息的孩子将来铁定是一位“威风”的法官。而小李的师兄师姐也一直向她传递这样两个信息:“考公务员是最好的出路,读法学,总归是想进公务员公检法系统的,而且又是金饭碗,地位也受人尊敬。”  4.小吴,毕业于某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年限两年左右,先后跳槽五次之多,行业涉及房地产、化妆品、教育咨询、传媒等,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服务、营销、策划、编辑等四项之多。  小吴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为国际贸易,但她的长项却比较倾向于中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非常优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教授助理,并且独自寻找了一个加盟项目,在家乡担任整个城市的代理商,先期运作比较成功。因为这些经历,小吴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不甘心在大公司从低处做起,而是想进入一家规模不大但是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可以一开始就受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长,然后再自己创业。以下是小吴的工作简历:  2003年9月~2004年1月,某知名房地产公司,任物业主任,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处理投诉之类的事宜。工作非常的清闲稳定,福利待遇也比较满意。但是小吴认为该工作没有挑战性,并且发展空间很小。  2004年1月~2004年6月,某合资化妆品公司,任品牌经理。该公司老板在招聘时对小吴极为器重,小吴认为自己进入该公司后可以大施拳脚。开始时,小吴信心百倍,编写了整套的企业文书、招商方案、对外合同,与客户谈判等。但渐渐发现,老板的经商风格非常保守、吝啬,谈判往往因为极小的折扣或非常少的利益分配而耽搁下来,甚至不欢而散。并且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里贴牌生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本来是想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小吴觉得前途渺茫,不顾老板的挽留,毅然辞职。  2004年6月~2004年9月,某台资教育机构,主要销售知名英语教材。该公司有点类似于保险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甚至用独特的企业文化实现对员工思想的控制。有点理想主义的小吴正是被该公司表面上热情奋进的氛围所吸引,接受了这份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的工作。可以说,小吴在这家公司工作非常出色,身为新人的她第一周的业绩就高居榜首,深受上司的器重和同事的欢迎。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这里高负荷的运作让她的身体严重透支,难以继续支撑下去,并从上司对其他业绩较差员工的冷酷态度上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产生了质疑,最终在上司和同事的一片惋惜声中离开了该公司。  2004年9月~2005年3月,某咨询策划公司,任销售公关经理、编辑。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小吴编写了四本营销方面的书籍,策划了一些与报社等其他媒体的合作项目,招聘并培训了多名业务员。以往的工作波折、轻率的跳槽经历造成的“后遗症”在此时慢慢表现出来,小吴发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害怕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公司内部召开业务会议时,她可以很轻松地指导业务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自己却不愿意或者说恐惧与客户交流。有时候她逼着自己去面对客户,事实上也发挥得很好。这种恐惧感,或者说是交流的障碍,让小吴非常困扰,却又难以克服。她向老板提出不想再从事营销工作,但有重要项目的时候,老板还是要委派小吴。由于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小吴又一次选择了辞职。  5.据中新网报道,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就业压力,部分省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其中,不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  今年5月,正当同学们纷纷签约外资企业、国家机关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某班的刘露悄悄地注册开张了自己的公司。创建公司的点子来源于和朋友的聊天。刘露有一群做IT的朋友,长期以来都非常关注无线网络游戏市场,闲聊间,朋友谈起无线网络游戏市场是网络游戏后又一块大奶酪,特别适合年轻人去挖宝,几个朋友商议组建个科研团队,而刘露被推出来做市场开发和营销。  刘露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人出资10万元,帮助她注册公司。于是当昔日的同学开始奔波穿行于高楼大厦间,体验新鲜白领的生活时,刘露却已端坐在浦东的一间办公室里,忙碌地接听电话,联系客户,指挥团队,品尝着自己当老板的酸甜苦辣。  报道认为,面对政府出台的众多优惠政策,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是否自主创业上态度还是较为谨慎。正如刘露所说,她自己是一个特例。高校毕业生对出路普遍的认识,仍然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三驾马车。  上海市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徐校长分析了刘露的个案:刘露从小读书时就寄宿在外,独立能力和独立意识都很强。大二时,在一家法国小公司兼职做行政助理,业余还帮几家免费的英文刊物写游记和影评。大三时去一家画廊应聘兼职,意外地被相中做了画廊经理。在此后的一年里,举办了数次画展,挑起了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务,练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大四择业时,家里人劝她,找工作不要看名气、看舒适,要看能不能培养专业技能和独当一面的气魄,为将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做准备。有这样的铺垫和心态,刘露在创业的机遇来临时,就“水到渠成”地开起了自己的公司。  6.据统计,国外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最高可达30%,在我国,这个比例尚不足1%。而且,近几年,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记者了解到,原因之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创业积极性被一再挫伤。  大学生创业,最难莫过于资金支持。虽然政策规定,大学生创业可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但银行大都不愿意贷款给这些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企业,一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