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83年5月,王某因犯抢劫罪与强奸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6年,因服刑期间表现不错,1996年5月被假释。1998年10月的一天,王某盗窃一辆汽车(价值8万多元)而未被发现。2002年4月,王某因参与一起重大诈骗犯罪行为而被逮捕,交待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1)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诈骗罪应如何处理?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5)假设王某在假释考验期内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表现正常。到2002年4月,其因参与一起重大诈骗犯罪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王某的真实姓名为“汪某某”,因其在1981年的元月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恶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他作为被通缉的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惩罚而改名为“王某”。
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相关标签: 诈骗犯   抢劫罪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在一项犯罪研究中,收集到2000年的犯罪数据。在那些被判纵火罪的罪犯中,有50人是酗酒者,43人不喝酒;在那些被判诈骗罪的罪犯中,有63人是酗酒者,144人是戒酒者。在a=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纵火犯中酗酒者的比例高于诈骗犯中酗酒者的比例”,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A.H0:π1一π2≥0,H1:π1一π2<0

B.H0:π1一π2≤0,H1:π1一π2>0

C.H0:π1一π2=0,H1:π1一π2≠0

D.H0:π1一π2<0,H1:π1一π2≥0

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内部人王某参与了与章某的贷款诈骗犯罪行为,王某可能涉及的罪名有()。

A.贷款诈骗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骗取贷款罪

E.贪污罪

2012年7月,在顾客服务中心收到这样一个投诉,顾客杨某一家在买完单时无意中发现,他的小票上多录入了2件他并没有购买的商品,与此同时,跟随他身后买单的家人,也发现小票上多录入了2件并没有购买的商品。杨某当时非常气愤地跑到顾客服务中心。大骂:“你们这简直是诈骗犯!”,而且一直嚷嚷:“如果不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我就投诉到消协”。并口口声声说“要炒掉这样的员工,要狠狠地处罚她”。闻讯而来的主管马上拿过电脑小票进行核实,发现情况确实如此,而且错误出自同一个收银员。主管立即向顾客道歉,并将这一家子引至自己的办公室内,并倒水安慰他们。待他们冷静后,主管再次对收银员工作的失误进行诚恳的道歉和检讨,并答应就此事要对该收银员进行严肃的处理和教育。当时商场正在进行有奖促销活动,主管就多给了几张抽奖券给顾客,并说"这次差错是我们工作中的一次失误,我们一定会引以为诫,提高我们员工的工作质量,希望您能继续支持和相信我们商场。”在主管的耐心解释下,杨某一家才慢慢地消了气,并主动说:“算了,也不要炒掉她了,现在找一份工作也不容易,但要好好教育她,不能再出现这样的失误,否则对你们商场的声誉影响太坏了。”分析这位主管的处理技巧。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