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概念形成需要经历哪些阶段?(2)以“化合反应”概念为例,说明如何对之进行教学,才有利于该概念的形成?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历史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的教学方法是()。
A.叙述法B.讲解法C.概述法D.描述法
同文馆的设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
请简要回答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历史必修一中对辛亥革命的教学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国内。各省的代表到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孙中山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谈谈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学生分小组讨论5分钟,各组代表发言5分钟。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

问题:

(1)你认为在《辛亥革命》一课中安排这样的讨论主题是否得当?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内容体系说明理由。

(2)教师拟定课堂讨论的主题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