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孤独不在于到底拥有多少亲密的朋友,而在于其对自身在社会关系中所处位置的主观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又受到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如果以下选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小李拥有很多好朋友,但他仍感到孤独B.孤独感源于先天因素,而与环境因素无关C.某些人非常满足自身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但是他们仍然感到孤独D.某些人在喧闹环境中就觉得自己不孤独,一旦进入安静的环境中就觉得非常孤独

相关标签: 孤独感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2010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参与研究的老年人中,拥有适度社交联系的人比孤独的人活到研究结束时的几率要高50%。另一份发表于今年的研究,追踪了2000余名中老年人,研究显示,那些自诉孤独感较强的人在6年的研究期间死亡的比率,是孤独感较低的人的两倍左右。

A.老年人孤独致死比率较高

B.适当的社交活动可以延长寿命

C.孤独感较强的人往往不会长寿

D.孤独感对人的寿命有消极影响

寡居效应通常指的是许多年迈的夫妻在失去伴侣之后也相继去世的现象。科学研究发现,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已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丧偶这样的重大变故会加深人的孤独感,而孤独感给人造成的心脏病风险与肥胖和高血压造成的风险相当。对“寡居效应”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寡居效应”

B、孤独感是造成“寡居效应”的主要原因

C、孤独感造成的死亡风险不容忽视

D、丧偶后死亡率提升的一种现象

寡居效应通常指的是许多年迈的夫妻在失去伴侣之后也相继去世的现象。科学研究发现.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已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丧偶这样的重大变故会加深人的孤独感,而孤独感给人造成的心脏病风险与肥胖和高血压造成的风险相当。
对“寡居效应”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寡居效应”|B.孤独感是造成“寡居效应”的主要原因|C.孤独感造成的死亡风险不容忽视|D.丧偶后死亡率提升的一种现象|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