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灰砖高墙,青石铺路。七拐八绕,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这是安乐巷27号,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门楣上挂着“朱自清故居”的匾额,你很难发现这种锈砖老墙木门槛的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这房子就和它从前的主人一样,很不引人注目。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样一个细节:朱先生生前一直喜欢穿平底布鞋,从不张扬自己。他在文学院任系主任时,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而是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静听同事们阔论——朱先生在会场上的偏于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一隅的故居,是多么地相似啊!如今,到处在修葺或重建名人故居,画廊漆柱,巨额敞庭,又气派又热闹;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为了供后学瞻仰,有关部门只是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迁了出去,腾空房间便成了。故居很小,小得只有几间木结构的房子,小得你站门庭下轻咳一声,每个角落里都能听到。这又和朱先生的为人如出一辙,决不故作高深。于是我这样概括这座小院落:巷子很深,故居却很浅。游人很少,有时候整天卖不出一张门票。扬州有瘦西湖,到过瘦西湖的外地人回去之后几天之内都会沉浸在一种满足与兴奋之中,他甚至还会向别人炫耀,我到过瘦西湖;而没有去过瘦西湖的人也会有一种企盼——什么时候能去瘦西湖呢?而朱自清故居不会有这种效应。我相信,能够在物欲横流的时候记起念起这片陋房的人,他实在是在追求朱先生式的平淡与平和。我站在故居前,反复为故居的清淡而庆幸:这正是先生的本意啊!假如这里整天车马喧嚣,人来客往,你方唱罢他登场,朱先生又怎么消受得了。我第一次来此,是因为要给学生上《荷塘月色》。我和学生们在这火柴盒般的小院里,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朝南的这间房里悬挂着一幅中国画,正是“荷塘月色”的意境,那份雅洁,那份清远,真正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我和学生仰视着这幅画,仿佛沉浸在那个风雨如晦的1927年7月。一手托着课本,一手抚摸着先生用过的老式木床,老式书桌,我的灵魂又仿佛来到先生清灵而又广博的精神世界。先生就是这样没有架子,在这里,所有的家当你都可以无限度地接近,你可以在先生坐过的椅子上小憩,可以在他的床上静躺。我对学生说,先生生前就是学生最容易又最乐意接近的导师。“这又和朱先生的为人如出一辙”,这里“如出一辙”的意思是:
A.言论和事情非常相似B.言论和事情相符合C.言论和事情适应D.言论和事情相配合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在这部分试题中,你将听到一段短文。结束后你将听到几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出唯一恰当的答案。语音包含1-3题:
第1题:

A.躲开人群给妈妈打电话B.去看望妈妈C.不愿领奖品D.失踪地无影无踪
《环球时报》11月14日刊登该报记者的报道说,在中国空军某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里,有援引香港《文汇报》的消息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将从2003年初起,凭苏霍伊的许可证生产苏_30战机。另据来自苏霍伊的消息说,他们已向中国的沈飞公司提出方案,准备许可其组装生产苏—30战机。苏霍伊方面提供此消息的是该集团的副总经理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柯内舍夫先生。在飞机设计界,说起柯内舍夫,那可是泰斗级的大师。他先后担任过苏—27、苏—30两种战机的总设计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早就获得了苏霍伊的苏—27生产许可证,组装生产苏—27飞机已经五六个年头了。一开始,沈飞只是拿俄罗斯的大部件来组装,现在已经可以生产大部分零件并组装了。从技术上讲,把苏—27的生产线改造成苏—30的生产线非常容易,并不存在什么障碍。据柯内舍夫介绍,沈飞生产的苏—27在中国叫歼—11。他看过沈飞的工作,也看过这些飞机,造得相当不错。而且从投入飞行后的情况看也很好。他说:“你们已经基本具备了制造第四代战机的能力。”他相信,如果沈飞造苏—30,质量也不会有问题。具体说到苏—27和苏—30,外界大多认为他们分别对应着美国的F—15C和F—15E。柯内舍夫基本同意这种说法,但他强调,苏—27,苏—30和两种美国飞机相比,优势是很明显的,航程比它们远、机动性比它们强、外挂武器比它们多,美国飞机只是在重量上轻一些。在他看来,苏—27和苏—30绝对可以算是俄罗斯第四代战机中的佼佼者。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的一位专家向记者解释说,俄罗斯和美国对战机的分代不一样,大致来看,俄罗斯的第四代、第五代对应着美国的第三代、第四代。目前,各国的高级战斗机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美国的第三代、俄罗斯的第四代战机,像美国的F—16、F—15、F—18,法国的幻影2000、欧洲的“狂风”战斗机。关于沈飞下列哪句表述不正确:
A.早已获得苏—27的生产许可证B.已组装苏—27飞机五六年了C.生产苏—30可能还需一段时间D.从2003年初起,可组装生产苏—30
20世纪80年代,一位大军区司令下连队视察,询问士兵平时吃鸡蛋怎么吃法,是炒蛋、煎蛋还是煮蛋?士兵答:主要吃炒鸡蛋、煎蛋,很少吃煮蛋。哪知道,首长一下子声色俱厉:炒蛋、煎蛋会有猫腻,司务长、炊事员很容易偷吃。以后一定要让战士们吃煮蛋。保证每个士兵每餐有一个煮蛋。这个载于某退役高级将官回忆录的细节,我原来是把它读来休闲娱乐的。可是阅历越深,就越觉得这位首长了不起,朴素的语言里边含有至深的哲理。煮蛋在进士兵的嘴巴之前,有个蛋壳保护着,始终是一个全蛋。士兵的食物是否足额,要士兵本人来验收——敲开蛋壳。在做100个士兵的料蛋时,司务长和炊事员完全可以利用办事权,吃双份炒蛋,而让大部分士兵只吃到九成份额的炒蛋;直接办事员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贿赂自己的上司,让连长、指导员、排长们,吃双份炒蛋,从而使士兵们碗里的炒蛋份额下降到八成,甚至更少。炒蛋的弊端在于,敲开蛋壳的权利,全部集中在司务长和炊事员手里。围绕着敲开蛋壳的权力,一个利益分配网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就这样在不知不觉形成了。这个人数相对值较小的利益集团,在公共权力上却绝对是强势存在。而人数相对值通常在90%左右的士兵们,在权与利的天平上,却是微不足道的砝码,是弱势存在。但也有可能把敲开蛋壳权利交给士兵的,事实上,敲开蛋壳的权利回归,往往要通过权力金字塔上高出许多级别的上司才能实现。在我们这篇文章中,连队士兵的“敲开蛋壳权”,是通过大军区最高军事长官,轻轻松松实现的。老将军关于蛋的不同吃法的指示,当然可以从营养学角度去理解。但是,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理解,不也很有意思吗?以下哪一项可能是文章的标题?
A.权力金字塔上的秘密B.敲开蛋壳的权利C.将军回忆录D.该如何保障士兵权利
在这部分试题中,你将听到一段短文。结束后你将听到几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出唯一恰当的答案。语音包含1-3题:
第1题:
第3题,请听以下语音内容:
注:任意选择一个选项,看答案。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