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读下面的几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①春季之时,则素端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长江上游的佛宝地区和玉兰山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荒山秃岭,取代了原先的层层绿荫,自怀与天堂坝区的森林也在急剧减少。
   ③1988年长江暴发洪水,江西九江崩岸3次,湖南更多达9次。今天,长江“闹脾气”已是家常便饭。每年几十万人,上百万人日夜守护堤岸,不知丢下多少草袋子,石头块,但治标不治本,长江上游金沙江两岸树林已被砍光,通天河畔沙丘堆积,长江受到的伤害何等严重。
答______________

相关标签: 荒山秃岭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我国黄土高原,过去是肥沃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现在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

A.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B.水旱灾害频繁发生C.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D.掠夺式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

A.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B.人类总是被动改善生态环境

C.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D.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一百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②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

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说明:阅读下面这篇文字,阅读后,请将其缩写成一篇短文,字数不得少于300。以复述为主,不需加入自己的观点。全部考试时间为45分钟:阅读时间为10分钟,火焰山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上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火焰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形成一条赤色巨龙,由西向东,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它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为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等地质年代。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焰云缭绕,赭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葡萄沟、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在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明人吴承恩的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名闻天下。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西游记》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文字显系夸张,但高温和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并不是凭空臆造的。(646字)

下列实例中,除哪项外,都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

[   ]

A.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B.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使轻度污染的水体得到净化C.掠夺式开发使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D.通过繁殖使火灾毁坏的树林得到恢复更新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