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第二卷

(1)材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材料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思考:继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进一步影响有哪些?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佩兰的提案,导致亨利·佩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材料体现了英国代议制的特征是

A.首相决定内阁的存留

B.国王不得否决内阁提案

C.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

D.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

 

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制定国会议员年俸时,议员汤漪认为:“吾议员受国民之委托,责任如何(此)之重大,若报酬太菲,即以国民方面论,亦必觉不安。且行政官月费动辄八百元,至少二百余元,我议员在最高机关,何能大相悬殊。”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B.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意识浓厚

C.议员对自己的身份认识不准确

D.中国由此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茅盾在《林家铺子》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里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小说刻画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九一八事变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B.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D.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