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

1900~1901年

德国等8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史实1: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格兰特的命令,3500名英军步兵和骑兵,开始有条不紊地焚烧圆明园……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包括圆明园在内,5座皇家园林都化为灰烬。

史实2: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陷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时四天三夜。我国同胞遇害者达2万多人。全城幸存者仅36人,他们的脸上刺有免杀记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的。

史实3:1911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93%以上,长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强入侵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工商业市镇兴起

C.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

D.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根据材料提炼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英国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抓关键词句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与这三个关键词句相关的法律文件是

A.《1787年宪法》

B.《资政新篇》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它们或起到促进作用,或起到阻碍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土地被视为最受青睐的财富,大概不仅反映了人们所公认的真理,即土地可以永存不灭,而且还反映了一种实际需要。司马迁有一段详细的讨论,探讨了从事贸易活动的一般理论,他的基本思路就是强调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当时的人是将粮食视为基本商品的。……因此,对工商业发展所施加的遏制,不仅降低了非农业活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而且还驱使资本转而购买土地这一农业发展最基本的资源

——许倬云《汉代农业》

材料三:万历前后,潞王在湖广有田四万顷,福王在河南、山东、湖广等地有田二万顷,其他藩王都占有大量土地。官僚、地主占有土地也十分惊人。江南有的“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大官僚严嵩、徐阶各有田二十多万亩。其他万亩、千亩的地主,数不胜举。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1)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形式”是什么?对当时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及其根本目的,并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该政策产生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